文:Cindy Tang
圖:Cindy Tang
台北,是香港人愛去的地方之一,大概因為美食和好客的人們吧!不要忘記台北也是一個藝術文化集中地,那裡有很多藝術館和文化活動很值得我們去感受和欣賞。
(首日)第一站:台北當代藝術館
很欣賞藝術館一絲不苟的展覽配套,例如它特別為該展覽所設計的門票、室外空間的裝置配合等等,達到展館跟展覽合一,很完整。


- 台北當代藝術館
看一看標題,以為是一個跟人文歷史有關的展覽;再看過展品後,發覺蔡志松是在細說他的心路歷程,我認為是較為感性和自我的一個展覽。
從本次展出的 <故國>、<玫瑰>、<浮雲>三大系列作品中,我較為喜歡<玫瑰>和<浮雲>系列。
眼前那巨型的鉛製玫瑰是否象徵濃烈之情?

從威尼斯雙年展飄洋過海又點到台北的浮雲,是蘊藏著什麼人生哲理?

蔡志松透過一系列的藝術作品創造了這樣的一個觀賞平台,讓作品與他的心路歷程相互交流著、衝擊著,從而與身在此時此刻的我們,展開一段漫長的對話… …
第二站:集客人間茶館
看過展覽後,在附近的街道隨意走走,發現這間吃涮涮鍋的專門店。那裡感覺很地道,在台北這樣一間普通的小型火鍋店也能感動到我。
第三站: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悠閒地逛逛周圍,累了可到咖啡館竭一竭,消化一下剛才看過的展品,也是不錯的節目。
這裡容納了很多小型展覽廳和咖啡館及特式餐廳。我們找到了一間餐廳﹣《好樣思維》,地下是個裝修復古的餐廳,樓上一層全層都是書店。
園區內更設有電影院,就像香港的百老匯電影中心,必定得到電影發燒友的大愛。
假日亦有DIY創意小攤檔,場景熱鬧。
(次日) 第一站: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版香港藝術館,是台北雙年展、各項國際交流展、以及國內大型當代藝術主題展的場地。
是次展覽是中國藝術家﹣徐冰 的回顧展。
藝術館設有定時的導賞團,是免費的。隨著導賞員的講解,我們更容易了解作品本身和藝術家的創作背景。徐冰將東方的哲學思維方式及文化導入當代藝術創作中,作品對文字語言等溝通方式、藝術與文明的本質問題、不同物種與文化間的類似與衝突等進行批判思考。導賞員強調,徐冰的作品都是以試驗的方式進行,像硏究,從中得到啟發。


徐冰說:「我們傳統中有價值的部分,在今天必須被啟動才能生效,這是我希望人們從這個展覽中看到的。」
展覽的另一邊廂,是個給觀眾試驗他作品的一個硏究室。因為作品涉及到文字的創作,藝術家製作了像我們小時候練習寫毛筆的練習薄,讓大家親身感受一下他的創作。

第二站:Maji Square 集食行樂
就在美術館外的一個大型市集,包括有DIY 創意攤檔、有機食品市場、熟食市場和精品店等等。
假日特別熱鬧有氣氛!
第三站:富錦街的特色小餐廳
這條街充斥著很多很有藝術色彩的咖啡店及餐廳,所有擺設、裝飾都別有用心。
我們就連喝一杯咖啡,都被當地的文化藝術包圍著;獨特的自家設計、小店特色都在這裡找到,這就是我喜歡台北的其中一個原因。
==
台北市大同區103長安西路39號
2014年1月25日至4月6日 (週二至日 | 10時至6時30 (5時30 停止售票) | 門票50元)
10461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2014年1月25日至4月20日 (週二至日 | 9時30至5時30 | 門票30元 / 週六至晚上8時30 | 免費)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 100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週一至日 | 9時30至9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