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創作關於什麼?
我經常都反思這問題,其實題材方面,我比較集中關於香港,對於香港,其實又愛又恨 – 愛她的多元、精彩,恨在這地生活上的限制。所以我嘗試用不同的角度 – 如歷史、地理環境、空氣污染等,去看香港這地方。

蕭偉恆 : 我的創作
創作靈感源自什麼?
主要源自生活,而我的創作都有不少香港元素。像早前作品《境內境外》的起源,是因為那時我剛搬遷到元朗,經常乘坐西鐵、巴士,看到深圳,令我想到香港與內地的距離。加上我爸不時分享有關他早年偷渡來港時的故事,使我知道很多偷渡客都在白泥一帶上水。平日我亦會踏單車來往下白泥、尖鼻咀等地方;種種因素都啟發我去創作。
你一直都喜歡攝影嗎?
其實小時候接觸攝影,並不是我的首選。想當年中一選課外活動時,我想上動畫班,可惜滿位了,就上了攝影班。開始喜歡攝影,一直都有拍攝。不過在入讀大學前,都是比較注重技巧;後來對攝影藝術認識更多,慢慢了解攝影其實是一門哲學。
做藝術創作有什麼是特別重要的?
對生活的敏感度很重要,它能夠令人體會感動到自己的事物。要知道什麼感動自己很容易,當每次經過而特別留意的,就是感動你的東西。
另外,研究和搜查對於我的創作越來越重要,我透過不同類型的研究,去更了解我創作的題材,刺激思考。
全力創作和做與藝術相關的工作,跟以前的生活有何不同?
我沒有朝九晚五的工作,現在既是藝術家,亦從事藝術教育工作。心理上我跟無業遊民沒有太大分別 – 都是處於不安、刺激的狀態;不過這種模式使我有更多時候和空間去思考,與社區、環境有更多接觸。
藝術怎樣影響你的生活?
我認為是相輔相成的 – 性格上我不喜歡妥協,可能這影響了我的選擇,使我走上藝術創作之路;也可能是因為藝術,使我向現在的生活模式進發。
最喜歡的本地藝術家是…
白雙全。他的敏感度很強,作品能夠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蕭偉恆 : 發明與發夢
「在香港做藝術是困難的,但就是這班堅持在這種環境下努力創作的藝術家,他們令香港的藝術變好。」
關於蕭偉恆
部份作品:
最喜歡的電影:Batman 系列
您好我是台灣的tvbs新聞台,希望能有機會採訪蕭偉恆先生,不知道是否有他聯絡方式.可以mail給我嗎?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