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 Cindy Tang
文 / 圖:Miss Wong
你的作品多以素色繪畫為主,有何原因?
你⼀直都喜歡繪畫嗎?
我認為不同物料畫的畫都不同,油畫有⼀種奇妙吸引之處,油彩個性強、顏色鮮豔,但我較少以油畫創作;我反而喜歡混合不同的媒介和材料去繪畫,亦很喜歡素描。繪畫是特別讓我感覺到自已和作品溝通,有點像打羽毛球,⼀來⼀往,過程很特別。
為什麼你喜歡在創作前作種種統計?
可舉例一些你做過的統計和作品嗎?
早年的作品 “Richard, I missed you so much “,靈感來自電影《時光倒流70年》 (Somewhere in Time) ,一個關於時空交錯的愛情故事。故事中1972年代的男主角Richard愛上屬於1912年的女主角,他用盡方法回到過去尋找她。最後⼥主⾓活到1972年,已經是位老婆婆的她去找Richard。為了見到的情⼈,等了60年的時間,我很感動,亦很想知道這漫長的等待、思念是什麼滋味。
於是我開始收集由1912年到1972年的年歷,找出每個月的月圓之夜,把這60年的每一天按序寫在布上;再以⿈色圓點代表⽉圓⽇、星期日就⽤小紅點作記。作品有10尺多長,是21900天 (365⽇ X 60年) 的等待。有人說它是一封情書,而我創作時則時常想起聖經的一段話:「要數算自已的⽇子」。
袁進𡛕 : 關於展覽「當煙火升起時」
你最近的作品是有關戰爭,為什麼在⼀個沒有戰爭的地方關注戰爭?
⾹港港雖然是⼀個沒有戰爭的地方,但網絡上卻好容易接觸到有關世界各地的資信/戰事消息、影像或短片,感覺很真實。正因為⾹港沒有戰事,當我們看到這些震嚇、⼤大量死亡的戰事都會被吸引過來,安坐家中去「了解」戰爭 。另⼀原因是我一直在探討時間、死亡、⽣命的消逝等議題;對於我,戰爭和死亡好像是同義詞,因此自然所以我很關注戰爭。
當初怎樣開始發展藝術之路?
年少時我⼗分喜歡美勞,會買書自學,做手工送給同學。造式都是無實際用逃的東西,於同學合作的大大⼩小的活動中,我永遠負責美⼯,是個剪貼繪畫專員。後來在浸大讀書經濟時,沒有參加很多活動,閒時走到其他學院上堂,偶然上了一個文學院的⻄方繪畫初階,就這樣開始接觸藝術。
很感激當年教我的何潤江教授,他為我打開藝術之門,透過做⼀張畫去思考⾃己的⽣命、歷史。畢業後投身其他工作,儲夠錢,就跑到中⼤校外修讀素描及繪畫証書課程,之後再到藝術家谷敏超的畫室學油畫,一學就三年了;後來修讀藝術學院的藝術學士課程,畢業後一直做創作。
為何⼀直走下去呢?
有時想,可能不是自己放棄與否,而是「放棄」沒有選擇我。
藝術學院的老師們帶我⾛進另⼀個境界,令我了解更多有關當代藝術和創作:認知藝術是一種語⾔、是一項專業,亦了解到繪畫不等於藝術。坦⽩說,繼續走或是站著是因為得到朋友、老師、家⼈、甚至同事的支持和幫助。作為藝術家,都會面對一些困難,例如租金昂貴、空間小,令創作變得困難。然⽽,一直堅信任何人都需要文化藝術,就如需要水一樣,它是另類的維他命以保持身體健康,所以一直堅持。
繪畫對你有什麼影響?
繪畫使我變得專注,因為要花很長時間去看和形造些微的變化,同時讓⾃已安靜下來,專注⼒亦提⾼了。
「小時候我曾參加合唱團,唱歌訓練教懂我要投入感情,才能感動人;令⾃己學會也把感情投放藝街創作中。」
關於袁進𡛕
部份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