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接觸藝術但不知道如何開始?
在煩囂的城市裡,只要你願意打開眼睛,啟動五官觸感,誘發心底的好奇心,不論你是打工仔、 商人、專業人士、學生還是婦女,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藝術」的存在 – 有人說「它」是一 種精神食糧,有助思考,也令生活增添了樂趣和意義。
其實香港有很多藝術家,在不同角落努力創作,默默在本地發展。他們的作品、藝術等待你去發現。
行程及內容(6小時):
活動詳情及協作單位:
[第一節] :由《藝們》負責人及新進藝術家介紹活動細則,並準備所需物品。
[第二節] :透過畫廊負責人兼擔任是次策劃展覽的 Amandine 介紹展覽內容和作品,解構策展人在展覽中所擔當的角色和其功能,跟藝術家和觀眾有何關聯。
Mur Nomade [香港仔 田灣海旁道7號 興偉中心 1606室]
本地畫廊,中文譯為「遊牧牆」。主管認為展示作品不應限制在這畫廊,希望隨著作品的概念和內容,嘗試在不同場地展出;使作品如遊牧民族一樣,可以到處經歷,同時讓更多人接觸到藝術。
Amandine Hervey
來自法國南部,於巴黎及英國修讀藝術歷史,在港居住12多年。來港後參與策展工作,成為獨立策展人,曾與 Osage 及各大藝術機構合作,現為畫廊 Mur Nomade 主持人。
[第三節] :相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驗或方式去欣賞藝術作品,沒有一個既定的規則。今次#BeginArt屬於入門篇,畫廊經理陳曉君(Hilda)在看展覽前將提出一些小貼士,引導大家看作品時可以注意的地方,增加對作品的理解。同場亦邀請了本地藝術家鄧國騫藉此展出為大家分享他的創作心得,創作過程和理念。
Gallery Exit [香港仔 田灣 興和街25號 大生工業大廈3樓]
2008年成立的 Gallery Exit 是其中一所主理香港藝術家作品的畫廊。近年遷至香港仔田灣更大更寬敞的空間,提升觀眾觀賞作品的舒適度。
混合媒介藝術家、兼從事獨立策展及寫作。1983年生於香港,2008 及 06 年分別取得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藝術碩士及文學士。其作品常以拼貼手法重組社會日常符號,並藉想像力重新建構新的閱讀方式,透露出對人、物及事的種種情懷。
[第四節]:大學藝術課程講師 Alex 將會分享他對藝術、設計及插畫的看法。同時,3/3rds 預備了特製飲品供參加者享用。在輕鬆的氣氛中與教授交流是一個不能錯過的環節。
3/3rds [黃竹坑 業發街6號 益年工業大廈 22樓 D室]
由三位著重環保的合伙人主理,以西式食品比薩、湯及沙律為主打的個性咖啡店,店內獨一無二的傢俱,配合復刻又帶點田園風味的裝橫,提供寬敞、舒適的感覺。
香建峰 (Alex Heung)
藝術學院講師 / 本地藝術家,以繪畫為主要創作媒介。獲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文學士(純藝術)及藝術碩士學位(課程與香港藝術學院合辦)。現為香港藝術學院講師,曾參與多個香港及海外展覽,作品入選2003年香港藝術雙年展,繪畫作品為香港藝術館收藏。
[第五節] :走入本地資深藝術家唐景鋒 Kurt 的工作室,近距離了解這位以攝影為主要創作媒介的藝術家在港之創作生涯。這次探訪需要你的參與 (participation) 來成就藝術家的作品,以一種新的方式打開你對藝術作品的想像力,原來藝術不只是視覺上的呈現。
唐景鋒 (Kurt Tong)
唐現於香港居住及工作,以攝影為主要創作媒介的資深藝術家。在1997年當任利物浦大學註冊護士,於2006年唐氏畢業於倫敦藝術大學倫敦傳播學院新聞攝影碩士。
[第六節] :以實驗性空間據點。句點作為尾站, 除了總結一下整個 #BeginArt 的體驗之外,在這裡你即將參與一場拍賣遊戲, 體驗收藏。
Floating Projects [黃竹坑道 40號 貴寶工業大廈 8樓D室]
由跨媒體藝術家黎肖嫻教授及年輕藝術家王鎮海經營的藝術空間。沒有什麼偉大的念頭,只希望製造一個休閒空間公諸同好,分享創作空間,讓愛藝術的人到來閱讀、喝咖啡、看作品,甚至創作。
注意:
HI, is there an English version of the text available? And will the tour be in English, or Cantonese only?
Dear Isa, sorry for the late reply. The tour will be in Cantonese mainly, with one of the sessions in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