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創作關於什麼?
我的作品是關於溫度、關係、記憶。透過作品,我嘗試呈現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微妙的關係。
你通常以什麼媒介創作?
任何媒介都可以成為作品,意念的表達不應受限於某一或兩種的媒材。而裝置的設立則可以讓觀眾重新投入並審視生活中遺忘的東西。
創作過程是怎樣的?
從生活上的一點開始,嘗試用詩的形式呈現想法,再思考作品呈現方式。這都是最近的新嘗試。正在學習與不同人交談,我發現從交談過程中,我可以明白更多。
你的靈感來源是什麼?
我的靈感來自生活上的點滴,因為開心、因為傷心、因為感動而進行創作。創作是為了表達,亦是為了紀念。
怎樣開始藝術生活?
其實我認為沒有甚麼藝術不藝術,我只是在生活,所謂學習藝術,其實我覺得只是學習生活。藝術與生活本來應該是一體,因為它是一種靈性上的追求,而這都應該是與生俱來。
對於我來說,藝術是一種觀看方法,亦是一種梳理自己內在情感的一種方法,它是讓我重新學習生活的一個渠道。
如果說我開始注意到藝術與自己的關係,應該是這兩年中大的MA課程。我開始重新關注生活、關注自己。
藝術怎樣影響你的生活?
我開始重新關注生活、關注自己,我開始嘗試去觀察生活上最細微的地方。
香港創作有什麼困難?
我正識是在中學從事藝術教育工作。在香港,在商業模式主導的情景下,藝術學習對一般家長或小孩而言都是一件奢侈的事,小時候家長或會放手讓同學去經驗,但愈年紀愈大,情況似乎則有所不同。初中藝術學習是必修學科,但到了高中,同學都會因為很多成績前景等考量因素都不會選修此科。
在我而言,藝術是靈性上的修為,亦是協助一個人的長成,到了高中階段,似乎這些學習都被抽離,這都是十分可惜的事。藝術從此亦變成小眾,難以觸及的一件事。
「生活如水,淡然無味;細嚼慢咽,清甜無比。」
關於蕭清雅
部份作品:
最喜歡的書:《前世今生》布萊恩·魏斯 (Many Lives Many Masters by Brian L. Weiss)
最喜愛動畫:千與千尋
最喜愛電影:奇幻逆緣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最喜愛藝術家 : 嚴惠蕙、白雙全